曹翔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,只听楚垣夕说:“谈收购方式必须先确定收购标的物的情况,对吧?分拆一下比特下载的价值,主要在于用户、现金流、无形资产和团队。
用户都是一些泛用户,有些价值但是不特别大。这是去中心化吃亏的地方,用户并不是到你的‘中心’上去下载。
现金流就是客户端的商业广告,以比特下载的商业地位每年怎么也有千万级别的收入。
无形资产就是专利和品牌口碑,专利的情况我不了解,不过考虑到市面上点对点下载的竞品还是不少的,可见价值不是特别的高。品牌还不错,鼻祖级的,但是‘下载’这类个产品,品牌实在不好说有多大价值。下载的来源太多了,方式也太多了,主要还是靠搜索,这就是迅雷的市值只有1亿多的原因。
团队其实我也不太了解,但是姑且认为比较厉害?
按这种条件,收购外国团队,换成我,商业上只有一个选项,就是少量现金+股权置换,明白这个意思吗?收购方本身必须有很高的远期价值,以股权融资的方式收购,绝对不可以是一个只有现金的空壳。
这样才能有效的留住对方团队,甚至就像老曹说的,把对方团队吸收到自己公司里来。反正收购之后大家拿的都是收购方的股票,努力的方向是一致的,对方团队要是离职,固然这次收购被掏空,但对方承受的损失也很大,所以是有可能留下来的。”
刘璐其实已经想到答案了,但是仍然要确认一下的问题是:“这个为什么叫做有商业基因?”
“收购方有远期价值,说明收购方是搞商业的,而且,只有收购方本身有商业基因,才有那么多岗位和相应的业务吸纳被投目标的团队,才能整合对方业务么,是不是这个道理?脸书和谷歌是怎么做收购的你可以研究一下,每逢有价值的收购都要把对方吸收到自己体内进行消化,这是真正的并购。
像波长币那种,连白皮书都是淘宝上五千块钱一份买来的,比特下载有那么多大牛攻城狮,进入波长币干什么呢?每天打扑克牌度日吗?这就叫没有商业基因。就算他们很想改邪归正也改不了,根本不知道怎么改,整个管理层就不是为了做商业而搭建的,所有计划都在于怎么割韭菜,管理层能容得下真正做商业的?”
“行吧反正我懂了。”刘璐说着看了曹翔一眼,“总之100%拍现金,就相当于明着告诉对方,我并不需要你,你配合我演一下,是这个意思吧?”
“往好的方面看,也相当于美化一下估值。”楚垣夕寻思了一下,“总体来说收购比特下载是一步妙招吧,不管是什么目的,不管最后是什么结果,光是这个团队的始祖光环和引发的想象就非常有价值了。”
最后这就不需要楚垣夕进行解释了,账上趴着的现金是不会增加估值的,但并购会。曹翔并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,但是学到了不少,在深思中离开,而刘璐则是半信半疑,不过最终打消了买入计划。
与此同时,宇宙中心的一家写字楼里,何娜美和顾书君两人正在听老大指点江山。他们这家自媒体公司叫做“虎批”,目前已经形成了鲜明的风格,对着国内各个空气币种一通神批,基本上每周都能扒下两家的皮,倒是也吸引来不少流量。
关键是安全,不虞被封杀,说不定还会得到龙爹的赞赏也难说。虽然这并不符合耿斌对自身的定位,但是也还可以了,毕竟在国内币圈算是站住了脚跟,粉丝也都是这个领域内的用户,只不过不是精准用户而已。
如果两位核心高管知道自己有多少钱,为什么要干这么个自媒体,恐怕会把舌头咬断吧?耿斌想,可惜就是自己出道太晚,回国也太晚了,国内的黄金时期都错过,现在环境已经如此恶劣,就连吸粉都比想象中难了太多太多。
精准粉丝,应该是筛选过的粉丝,越蠢越好,当镰刀挥起来的时候会主动凑过来的韭菜最好。这种精准粉需要用弱智级别的文章去筛,而不是精品文章。自己做的事情相当于南辕北辙了,只能把这批用户发展